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外圈,外圈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持架,保持架内侧滑动设置有内圈;保持架为环形结构,保持架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滚针槽,滚针槽中套设有滚针,滚针与滚针槽相匹配,滚针槽两端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滚针槽相连通,滚针槽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滚针槽一个侧面上的凹槽和滚针槽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呈交错布置;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分别环绕内圈和外圈设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和润滑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保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0341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2.07 (21)申请号 6.9 (22)申请日 2019.04.30 (73)专利权人 宁波市镇海英格尔轴承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 道贵驷耕渔北路西侧 (72)发明人 葛波达余祥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684 代理人 陈李青 (51)Int.Cl. F16C 19/46(2006.01) F16C 33/46(2006.01) F16C 33/58(2006.01) F16C 33/6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滚针轴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 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外圈,外圈内侧固定连接有 保持架,保持架内侧滑动设置有内圈;保持架为 环形结构,保持架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滚针槽,滚 针槽中套设有滚针,滚针与滚针槽相匹配,滚针 槽两端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滚针槽相连 通,滚针槽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滚针槽一个 侧面上的凹槽和滚针槽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呈 交错布置;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 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第一螺旋凹 槽和第二螺旋凹槽分别环绕内圈和外圈设置;该 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和润滑效果,能够有效减少 U 保持架的摩擦阻力和摩擦热,降低保持架和滚针 2 的磨损。 6 1 4 3 0 0 1 2 N C CN 210034162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外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持架(3), 所述保持架(3)内侧滑动设置有内圈(2); 所述保持架(3)为环形结构,所述保持架(3)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滚针槽(8),所述滚针槽 (8)中套设有滚针(14),所述滚针(14)与所述滚针槽(8)相匹配,所述滚针槽(8)两端设置有 通孔(9),两个所述通孔(9)分别与所述滚针槽(8)相连通,所述滚针槽(8)的两侧设置有多 个凹槽(11),所述滚针槽(8)一个侧面上的凹槽(11)和所述滚针槽(8)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 (11)呈交错布置; 所述内圈(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12),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 旋凹槽(13),所述第一螺旋凹槽(12)和第二螺旋凹槽(13)分别环绕所述内圈(2)和外圈(1) 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 梯形突起(6),所述内圈(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梯形突起(7),所述第一梯形突起(6)和第二 梯形突起(7)间夹持设置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架(3)与所述第一梯形突起(6)固定连接, 所述保持架(3)与所述第二梯形突起(7)滑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3)两端设置有密封 组件(4),所述密封组件(4)用于对所述通孔(9)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上均匀分布有 圆柱突起(5),所述圆柱突起(5)与所述通孔(9)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滚针槽(8)沿所述保持 架(3)的周向呈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与所述滚针(14)接 触处设置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14)的外壁上设置有耐 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陶瓷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和内圈(2) 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凹槽(12)和第二 螺旋凹槽(13)的槽深分别为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厚度的0.3-0.6倍。 2 2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 1/4页 一种滚针轴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针轴承。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中,滚针轴承是机械传动中一种常用的零件,该轴承结构紧凑,并具有较高的 负荷承受能力。但是,现有的滚针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易受到外来杂质的影响,如水、粉尘和 铁屑等会加速轴承的磨损和腐蚀,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0003] 现有的滚针轴承主要由外圈、保持架和滚针组成,保持架是用于引导滚针的部件。 现有的保持架摩擦阻力大,润滑效果差,散热效果不佳,易导致滚针和架体的磨损,无法满 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针轴承,该装置具 有较好的散热和润滑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保持架的摩擦阻力和摩擦热,降低保持架和滚针 的磨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外圈,所述外圈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内侧滑动 设置有内圈; [0007] 所述保持架为环形结构,所述保持架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滚针槽,所述滚针槽中套 设有滚针,所述滚针与所述滚针槽相匹配,所述滚针槽两端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 与所述滚针槽相连通,所述滚针槽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滚针槽一个侧面上的凹槽 和所述滚针槽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呈交错布置; [0008] 所述内圈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所述外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凹 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分别环绕所述内圈和外圈设置。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外圈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梯形突起,所述内圈的两端 设置有第二梯形突起,所述第一梯形突起和第二梯形突起间夹持设置有保持架,所述保持 架与所述第一梯形突起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与所述第二梯形突起滑动设置。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两端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对 所述通孔进行密封。 [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上均匀分布有圆柱突起,所述圆柱突起与 所述通孔相匹配。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多个所述滚针槽沿所述保持架的周向呈均匀布置。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所述滚针接触处设置有圆角。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滚针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陶瓷层。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外圈的内壁上和内圈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 3 3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 2/4页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凹槽和第二螺旋凹槽的槽深分别为所述 内圈和所述外圈厚度的0.3-0.6倍。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 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滚针轴承内部,有效减少轴承内部的摩 擦,降低轴承的磨损和腐蚀,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并能够有效防止保持架的轴向窜动;具 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和润滑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保持架的摩擦阻力和摩擦热,降低保持架和 滚针的磨损;整体设计紧凑,重量较轻。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一种滚针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一种滚针轴承的拆分图。 [0022] 图3为一种滚针轴承主视图。 [0023] 图4为图3在A方向的剖视图。 [0024] 图5为一种滚针轴承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一种滚针轴承的外圈、第一梯形突起和第二螺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0027] 图8为图7在B方向的剖视图。 [0028] 图9为一种滚针轴承的内圈、第二梯形突起和第一螺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0030] 图11为图10在A方向的剖视图。 [0031] 图12为实施例2中一种滚针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3为实施例2中一种滚针轴承的侧视图。 [0033] 附图中:1、外圈;2、内圈;3、保持架;4、密封组件;5、圆柱突起;6、第一梯形突起;7、 第二梯形突起;8、滚针槽;9、通孔;10、隔板;11、凹槽;12、第一螺旋凹槽;13、第二螺旋凹槽; 14、滚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 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 4 4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 3/4页 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 实施例1: [0038]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针轴承,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 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架3内侧滑动设置有内圈2; [0039] 所述保持架3为环形结构,所述保持架3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滚针槽8,所述滚针槽8 中套设有滚针14,所述滚针14与所述滚针槽8相匹配,所述滚针槽8两端设置有通孔9,所述 通孔9可减少所述滚针槽8两端与所述滚针14端部的接触面积,减少所述滚针14端部的磨 损,也更利于散热,同时也可减轻保持架3的整体重量,两个所述通孔9分别与所述滚针槽8 相连通,所述滚针槽8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凹槽11,一方面可以,减少滚针14和隔板10的接触 面积,降低摩擦热,提高散热效果,降低滚针14的磨损,另一方面,便于储油,提高所述滚针 14滚动时的润滑效果,同时也可减轻保持架3的整体重量,所述滚针槽8一个侧面上的凹槽 11和所述滚针槽8另一个侧面上的凹槽11呈交错布置,这样能更好的降低滚针14的磨损; [0040] 所述内圈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12,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 凹槽13,所述第一螺旋凹槽12和第二螺旋凹槽13分别环绕所述内圈2和外圈1设置,所述第 一螺旋凹槽12和第二螺旋凹槽13的设计便于润滑油的储存,提高所述隔板10和滚针14的润 滑效果,并可减轻所述内圈2和外圈1的整体重量。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梯形突起6,为了方便安装,其中一 个第一梯形突起6一体成型设置,另一个第一梯形突起6焊接设置,所述内圈2的两端设置有 第二梯形突起7,同样为了方便安装,其中一个第二梯形突起7一体成型设置,另一个第二梯 形突起7焊接设置,所述第一梯形突起6和第二梯形突起7间夹持设置有保持架3,所述保持 架3与所述第一梯形突起6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3与所述第二梯形突起7滑动设置。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滚针槽8沿所述保持架3的周向呈均匀布置,使得轴承 在运行时更加平稳,提高其受力均匀度。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1与所述滚针14接触处设置有圆角,减小摩擦热,减少 部件之间的损耗。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滚针14的外壁上设置有耐磨层,延长使用寿命。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磨层为陶瓷层。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和内圈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耐腐蚀层,延长 轴承的使用时间,以及使轴承的适用范围更广。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凹槽12和第二螺旋凹槽13的槽深分别为所述内圈 2和所述外圈1厚度的0.3-0.6倍,可使得所述内圈2和外圈1具有一定的强度,也可有效减少 所述内圈2、外圈1和滚针14的接触面积,并具有更好的润滑和散热效果。 [0048] 实施例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13,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滚针轴承,其与实施例1的 区别在: [0049] 所述保持架3两端设置有密封组件4,所述密封组件4用于对所述通孔9进行密封, 所述密封组件4选用弹性橡胶。 [0050] 所述密封组件4上均匀分布有圆柱突起5,所述圆柱突起5与所述通孔9相匹配,当 需要对所述轴承添加润滑油时,取下所述密封组件4,当润滑油添加完成后,在安装上所述 密封组件4,以防止杂质进入所述轴承中。 5 5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 4/4页 [0051] 工作原理:安装时,首先将第二梯形突起7一体成型设置的一侧,与第一梯形突起6 一体成型设置的一侧同侧放置,并同轴心设置,此时外圈1和内圈2共同形成一缝隙; [0052] 然后将滚针14依次卡设于滚针槽8中,在将卡设有滚针14后的保持架3放置在外圈 1和内圈2共同形成的缝隙内,并依将第一梯形突起6与外圈1的一端进行焊接,第二梯形突 起7与内圈2的一端进行焊接,最后将保持架3与两个第一梯形突起6进行焊接。 [0053]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 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6 6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1/11页 图1 7 7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2/11页 图2 8 8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3/11页 图3 9 9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4/11页 图4 10 10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5/11页 图5 11 11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6/11页 图6 12 12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7/11页 图7 13 13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8/11页 图8 图9 14 14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9/11页 图10 15 15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10/11页 图11 图12 16 16 CN 210034162 U 说明书附图 11/11页 图13 17 17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生物入侵海洋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J B∕T8593-2013-电器附件用面板、调整板和安装盒尺寸要求》.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